▌物品是親人留的最後一封信
辦喪事的那幾天,我常到阿嬤房間翻箱倒櫃,
蒐集所有有回憶的東西。
我在阿嬤的骨董化妝箱和抽屜裡,
找到我小時候最喜歡偷拿出來玩的項鍊、別針、戒指。
他們分別代表了我和阿嬤相處的回憶及對阿嬤的記憶。
我把它們通通放回照片中的骨董化妝箱中,
希望下回想阿嬤時,可以拿出來摸一摸,看一看。
遺物帶我走入記憶的迴廊,憑藉這些物品思念、回憶故人
▌物品需要妥善保存,愛會永遠流傳
那天整理化妝箱時,我找到一張阿公阿嬤的合照。
阿公很早就過世了;他走後,阿嬤一個人辛苦的扶養四個小孩長大。
看到這張照片保存得很好,我想阿嬤雖然沒說,但她也很想念阿公吧!所以才會把這張照片保存得這麼好。
物品告訴我,持有者不曾訴說的情感。沒有翻出這張照片,不會知道阿嬤默默的思念和愛。
▌節儉是美德,東西也要捨得用
阿嬤生前最喜歡坐在裁縫車上,喀拉喀拉的縫製衣服。
她總是喜歡拆拆剪剪、湊出一件穿起來最舒服的衣服。
告別式那天,我們在準備回收的衣服堆中,發現一件前胸、後背、領口和袖子由不同的布料拼接成的衣服,每一塊布都是從一件獨立的衣服拆下來的。
這件衣服的風格非常荒謬,荒謬到我們這些孫女肯定不可能穿出門,挖它出土時,我們簡直笑到快翻過去,因為阿嬤的創意太新潮。
後來我們還發現了幾件Made from GM(Grandmom)的衣服,有一件甚至還是用從鄰居那邊撿來的國中制服,製成的袖套,
我們笑著笑著就哭了,因為阿嬤真的好節儉,在家總是穿這些自己再改過的衣服,漂亮的衣服總是捨不得穿,就連翻開抽屜想找看看有沒有什麼遺漏的東西,都只能找到碎布和鈕扣。
阿嬤的遺物讓我看到她省吃儉用的過去,我希望繼承阿嬤節儉的美德,但也懂得愛自己,捨得用東西。好好照顧自己的需求、過上物質不匱乏的生活,就是最幸福的事了。
這是阿嬤遺物教會我的三件事
#滿載而歸
滿載而歸是紀念阿嬤的遺物整理系列文,每周二更新。
阿嬤的名字有個「滿」,正如照片的她,願每個永別都能滿載而歸